自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以來,生豬價格波動較大,頭部企業擴張迅速。及盡繁華,不過一掬細沙。事到如今,幾家歡喜幾家愁。生豬價格自今年年初開始持續下跌,時間和幅度都超出市場預期。我們認為,生豬價格繼續下跌空間較小,價格拐點需逐月跟蹤,相關指標可以及時驗證。
能繁存欄指標
8月農業農村部公布的能繁母豬存欄數據環比下降0.9%,跌幅較7月數據繼續擴大。同時,涌溢8月樣本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2.88%,連續3個月下降。從養殖利潤和種豬補欄來看,我們認為能繁母豬一定會在某個季度大幅減少,當前能繁母豬淘汰比例相對保守。如出現單月能繁存欄大幅下降時,可作為重要參考信號。
能繁母豬存欄總量下降,但能繁存欄質量會有明顯改善。比如,截至6月底,新希望能繁存欄約為110萬頭,三元占比約為10%,計劃下半年三元母豬逐漸淘汰完畢;溫氏能繁存欄約為110萬頭,低效母豬占比也為10%左右,同樣計劃下半年全部淘汰。
養殖成本和利潤
綜合動態仔豬價格當前和飼料成本計算,目前外購仔豬育肥頭均虧損為1000—1200元/頭。根據當前仔豬價格、預估飼料成本及5個月后豬價13元/公斤計算,5個月后外購仔豬頭均盈利105元/頭。
我們認為仔豬價格是非常好的先行指標,若仔豬價格筑底企穩后,則市場價格繼續下跌概率較小。同時,考慮到飼料成本占生豬價值比重較低且波動相對小,因此仔豬價格變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5個月后的外購育肥商品豬成本,進而影響豬價下跌空間。
出欄均重
豬肉供給受兩方面因素影響:一是數量,二是體重。我們認為二者是呈正相關的,因此豬肉供給的彈性才會超出市場預期。我們認為能繁母豬數量的下降是相對緩慢的,但體重下降速度卻是非常快的。出欄均重也是我們驗證豬價拐點的另一個指標。
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,請隨意打賞。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!